2012年12月31日 星期一

4路伺服器新標竿 64核心、2TB記憶體


4路伺服器新標竿 64核心、2TB記憶體 

2路伺服器一直都是企業的基礎網路環境的首選,但是隨著虛擬化與各種高效能運算環境的建置需求越來越多,就不見得能承載。為了因應這些需要耗用大量處理器核心與記憶體的應用,採用4路伺服器的機會也增加了。

4路伺服器最明顯的架構特徵,當然就是擁有更多顆處理器,還有更大容量的記憶體。

4路伺服器新標竿 64核心、2TB記憶體

在x86架構下,有Intel與AMD伺服器供應處理器平臺,目前Intel提供的4路處理器,主要以Xeon E7-4800系列為主,目前這系列一共有6款,時脈從最高的2.4GHz到1.86GHz,核心數最多為10核心,而最少則是6核心。而AMD的4路處理器則是Opteron 6200系列,最多可擁有16核心,而最少有4核心。

單純以核心數來看,Intel是40核心,而採用AMD平臺的4路伺服器,最多為64核心,而以2路伺服器而言,Intel最多為16核心,AMD最多為32核心。

在記憶體的部份,目前Intel平臺的設備,最多可支援2TB記憶體,而AMD也有512GB與1TB,容量相當大。

從這些規格來看,可以發現4路伺服器最大的優勢,就是大量的處理器核心,以及龐大的記憶體容量,而企業當中需要用到這麼大資源運用的系統,包括整併多臺伺服器的虛擬化應用,大型資料庫、資料倉儲等,此外也很適合用於多核心或高時脈速需求的高效能運算的情境,例如學術研究、天氣模型模擬等。

另一個近年來較特殊的應用,就是結合繪圖卡所推出的GPU伺服器,可針對桌面虛擬化的大量導入或繪圖工作站的整併,例如本次測試的華碩RS920A-E6就是搭配了繪圖卡的強大4路伺服器。

這類應用和精簡型電腦差不多,但是藉由繪圖卡的運算能力,提供媲美工作站效能的虛擬桌面,讓遠端連接虛擬機器的使用者,不會受限於繪圖與顯示能力,我們可以將這種應用想像成工作站的虛擬化,減少實體硬體設備,卻同樣可達到專業繪圖的應用。

除了上述這些因為處理器與記憶體所帶來的差異之外,安裝4顆處理器的伺服器在機構設計與規格上,都和單路與2路伺服器有很明顯的差異。

從我們本次借測的6臺伺服器來看,剛好是Intel與AMD平臺各半,而且處理器型號、機身尺寸,以及機構設計等都不盡相同。透過這6款設備,我們可以大致看出目前市面上4路伺服器的特色與趨勢。

4U尺寸是4路伺服器的主流

在外觀上,一般4路伺服器的機身往往都相當龐大,常見的尺寸都是4U機箱,少數幾款是2U,例如本次測試的6臺伺服器,就有4臺使用4U機箱,其他兩臺則是2U的尺寸。

有些廠商甚至有1U機箱的4路伺服器,如Supermicro的SYS-8016B。

這種體積龐大的機身,其實最大的好處,不在於幫助處理器散熱,而是擁有更多的擴充空間。以本次測試的6臺伺服器來看,採用4U機箱的機種多數都有比2U機種更多的PCIe介面插槽,最明顯的,就是採用Intel平臺處理器的Dell R910與HP DL580,這兩臺設備都有將近7個與11個PCIe介面,再加上具備4U的機身高度,裝全高的介面卡也沒問題。

在記憶體容量方面,Intel平臺的4路處理器可支援的最大記憶體高達2TB,如果以目前市面上單支最大容量的32GB來看,必須要有64個記憶體插槽;而AMD平臺的4路伺服器,一般都是32個記憶體插槽,但是在可以支援的記憶體部分,則必須看伺服器廠商的支援。例如同樣是32個記憶體插槽,華碩RS920A-E6、宏碁AR585 F1,以及泰安FT48-B8812目前僅支援512GB,但Dell R815與HP DL585 G7,就可支援1TB記憶體。

轉載自《iThome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